xmzg-t.gif (5831 字节)

菲律宾归侨、致公党党员周东君中秋喜庆百岁生日

   菲律宾归侨、致公党党员周东君老人于中秋月圆之际迎来了他的百岁生日,其好友及厦门五中(原省立厦门十三中学)母校校友近百人,为他走过地世纪传奇人生欢庆,并为他的健康长寿祝福。
  周东君先生1906年农历8月15日出生在漳州一户牙医家庭,7岁时随父母到厦定居。先后就读于省立厦门十三中学、上海大厦大学、广州中山大学。他尤其爱好音乐,通晓西乐中的吹、弹、拉、击。大学期间,他因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和创办进步刊物,被校方以转学方式开除。后又面临被抓捕的危险,流亡菲律宾,以执教谋生,并在校内组织学生乐队,担任教练。
  1939年年初,菲律宾共产党人沈尔七发起组织“菲律宾华侨归国慰劳团”,请身为音乐教师的音乐教师的周东君负责慰劳团乐队的指导排练。慰问团经香港、越南到达广西桂林,在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的指引下,最后到达安徽的新四军军部,奔赴前线慰问军队。慰劳团解散时,把全部乐器送给新四军军部。后应叶挺军长的要求,周东君留在新四军军乐队担当指导训练。军乐队成立时拍了一张合影,已成为革命文物,现珍存在中国军事博物馆内。
  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时,周东君和军乐队正在排练,部队首长立即组织在军部服务的文艺工作者转移。在新四军战士的掩护下,周东君虎口脱险,重返南洋。
  上世纪50年代,周东君回到厦门,执教于集美侨校,一直到退休。热爱生活的他,以90多岁高龄仍担任鼓浪屿法律调解员、公交车义务监督员等职。
  如今已百岁的周东君,依然精神矍铄、行动自如。一些菲律宾归侨以及原省立厦门十三中学的校友常来探望他,和这些比自己年轻许多的人交流,成了周东君平淡生活中的乐事。(青云)
 

  慰劳团乐队指挥周东君已百岁
  
  记者日前拜访了这位老人,他在集美学校任教直至退休
  厦门晚报讯 (文/图 记者 彭建文)本报9月26日报道的《侨批专家发现抗战照片》,引起厦门致公党人士周学辉先生的热心关注。他虽不能言语,但是,记者通过他的文字了解到,照片中第二排中戴黑框眼镜者,即慰劳团乐队指挥周东君仍然健在,刚在厦门过完百岁生日。
  昨日,在周学辉先生以及侨批研究者侯伟雄先生的陪同下,记者走访了周东君老人。周东君说,抗战爆发时,他正在菲律宾马尼拉洪光学校教书,负责多学科的教学与童子军。有一天,组织华侨回国抗战的华侨地下党员沈尔七到学校找他,动员他组织乐队回国参战,周东君慨然应允。“华侨国防剧社”多次举行义演,筹款1万多元,为慰劳团乐队买齐了西洋铜管乐器。
  由于东南沿海已遭到日军封锁,他们绕道安南、河内,由广西镇南关进入大陆。到了国内,华侨新组成的西洋乐队一路抓紧时间训练。除学生许敬成外,乐队成员都是爱国的华侨店员、工人、农民,他们大都初次接触音乐。好在慰劳团的曲目不多。周东君细心地训练他们的指法,他们进步很快,其中成员包括后来的省委统战部长王汉杰(照片里的小号手)。在乐队训练过程中,沿途的农民步行十几里地争相观看,那把最大的铜管乐器成了新式武器。
  在去皖南的路上,慰劳团基本乘坐军用卡车,虽然数次遇险但都平安解决。到了新四军云岭军部,慰劳团多次受到军首长接见,并且合影留念。26位华侨全部积极参加了新四军。
  慰劳结束后,叶挺军长亲自动员他留下,并且调来30名号兵,请他训练。在这期间,周东君还结识了法国留学回来的著名作曲家任光。
  “皖南事变”时,周东君离开了被打散的队伍,辗转流离,最后再回到了菲律宾洪光学校。但是,周东君已经被做了记号,国民党的海外华文临时培训“暑期讲学班”动员他不要学习,意思是不给周东君教师执业资格。1956年,他回到故乡厦门鼓浪屿,经组织安排到集美学校任教,直至退休。他说,不管遇到什么情况,在他看来,祖国永远是他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