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是21世纪的时代特征,使全球经济一体化逐步进入我们的生活。所谓“新经济”(或称网络经济)便是以知识为依托,以科技的进步和不断创新为源泉,以因特网的飞速发展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方向,它代表着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并带来生产力发展的巨大变革。在这场“新经济”的大潮中,任何一个国家或是企业如不能迎头赶上,只能坐以待毙。
- 我市信息网络发展现状
在“九五”期间,我市社会信息化综合水平显著提高,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其通信网络规模、技术层次和服务水平均居全国领先行列,形成一个结构完整、技术先进、门类齐全、适度超前的电信基础通信网络体系。电信光纤网覆盖全市,光纤皮长超过1000公里。城域网与全国骨干网的联接带宽达到2.5G,通过DDN专线、中继、ISDN、ADSL及拨号等接入方式为各种用户提供服务。
二是信息终端开始普及。全市固定电话数超过50万门,城乡电话普及率每百人为41.23部;移动电话用户达59万户,超过固定电话用户。厦门有线电视网入户近30万户。全市每百户家庭电脑拥有量为30部,互联网用户超过13万。
三是实施了学校网络重点建设工程。目前岛内中学和20%的小学校园网已建成,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初具规模。每个高等院校都实现了网络化。
四是建成一批信息应用系统。金卡网络覆盖全市,水、电、煤气、电话“交费一卡通”,医保系统等工程均居全国领先水平,金税工程完成首期建设,地税网电子申报系统已开通。
五是建立以公安指挥中心110报警台为依托,各系统联动的现代化公安指挥系统。其综合功能处于全国领先水平,部分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六是电子商务平台已经架构。我市是国家电子商务试点城市,电子政府建设取得进展,相继开通了“厦门市人民政府主页”
、“数字厦门”、“网络商驿平台”等系统,提高了厦门市的综合管理水平和智能化标准。
七是IT产业的迅猛发展。全市现有信息产品制造企业近200家,其中进入全国百强企业2家、全国三资电子百强企业9家、全国电子元件百强企业5家,工业产值年均增长达38.78%,初步形成了消费、投资、基础元器件三大类电子信息产品和厦华、厦新、戴尔、松下、万利达等一批骨干企业及知名品牌。2000年,厦门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87.9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26.9%,占福建省电子工业总产值近一半。
- 发展中存在的障碍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相比其他发达国家和国内其他地区,厦门市要真正成为信息港,走在全国的前列,让网络经济成为厦门市经济新的增长点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近年来中国电信在全市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网络系统,但85%的用户只能通过几十kbp窄带拨号上网,速度慢、费用高。虽然电信已开通ISDN和ADSL接入,但目前很多地区无接入设备,用户不多。加上联通、吉通、网通以及长城宽带、金网络等宽带接入公司,总用户数仍不足5000户,仅占互联网用户数的不到4%。网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不好,不能满足开展电子商务的要求。
(二)电脑、因特网及其应用不普及。我市计算机不足28万台,办公电脑渗透率不足10%,企业计算机渗透率不足8%,家庭计算机渗透率也只达到30%。互联网用户数量仅占全市人口6%,低于全国沿海各大城市。
(三)政府和企业很少使用电脑和网上应用。政府和企业大部分的日常事物性工作仍然沿用传统、低效的人工方法来完成,已开通的几个网上应用使用者极少,使得政府花大量资金建立的网络系统成了摆设。(例如,市地税网电子申报系统是一个能够大大提高报税效率的系统,但目前仅有7%的企业使用,且大部分是三资企业。)
(四)电脑使用培训力度不够。上网人口中83%年龄在30岁以下,几乎都是在校学生和刚毕业2-3年的年轻人,他们的收入大部分较低或没有自己的收入,而劳动大军的主力却只有极少数会使用电脑,导致电脑和网络无法充分利用,电子商务无法开展。
(五)企业缺乏紧迫感。根据调查显示,仅有14%的公司计划在5年内参与网上交易,但其中只有5%的公司把电子商务作为公司优先发展战略,远远落后于先进国家。
(六)投资积极性不高。我市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仍然沿用传统的商务的投入产出法来评价投资效率。从短期效益看,目前投资电子商务回报较低,故企业不愿投资基础设备和人才,阻碍了电子商务的发展。
(七)有限的市场,难以发挥电子商务大规模交易的优势。由于我市人口少,网络用户数量有限,因此经营贸易的公司难以利用电子商务进行大规模经营。
(八)信息技术人才短缺。我市面临信息技术人才流失的压力,因为上海、深圳等城市采取高薪等优惠待遇,吸引了大批信息技术专业人员到他们那里工作。
(九)电子商务群集仍然薄弱。我市现有的几个电子商务群集比较薄弱,尚未形成大气候,电子商务交易额几乎可忽略不计。中国电子商务就总体而言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规模仅为美国的0.23%。
三、促进网络经济发展的对策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化已成为不可抗拒的世界潮流,必将成为21世纪主流商务模式。面临网络经济的挑战和机遇,为实现在电子商务领域占据领先地位的目标,我市应该争取当前的有利时机,大力加强信息基础建设,培育市场,提高我市对WTO的应对能力,为迎接五年后网络经济的大发展做好充分准备,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一)加强信息产业基础设施建没。为适应电子商务突飞猛进地发展,现有的网络基础设施和网络技术都必须不断更新。政府应继续加强基础设施的投资,并鼓励开展提高网络硬软件能力的建设和竞争。提供优惠措施,鼓励企业和个人的电脑购买。
(二)破除垄断,实行多家公平竞争的格局,互联互通,下调资费,使大众能最广泛地接入网络,使我市成为我国使用因特网最普及的城市。
(三)政府机构应率先开展网上作业、数字化管理和电子商务。尽快实现政府各项服务都可通过网上传递;建立齐全的政府各机构网页,便利社会从网上获取政府各类信息,建成先进的数字化管理的政府体系。
(四)加速传统商务体系向电子商务的转换。制定优惠税收刺激政策,促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采用网上交易;鼓励网络公司为中小企业提供较低成本的电子商务服务;发挥各个行业部门的作用,积极帮助成员企业发展电子商务。使网络行业产值在全市生产总值中占据最大份额。
(五)增强公众的网络经济意识和信心。提高网络技术水平,加强电子商务的安全性,切实保护用户的利益和隐私,增强公司和消费者的信心。
(六)确立新型电子商务市场规则。为适应网络经济的发展,市场规则需要更新和规范,并需统一制定相应的法规和政策,以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电子商务市场环境。
(七)建立一个具有良好声誉的电子商务市场。变革传统商务观念,增强公众对电子商务的信心和紧迫感;在国际市场树立良好形象,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国外资本投资我市电子商务市场。
(八)吸引和培养各种类型的电子商务人才。提高待遇,吸引人才和堵塞智力流失;加速培养信息技术人才,开展因特网知识普及教育,在中等以上学校推广计算机培训课程,并将此作为毕业的先决条件;要培养具有信息化知识,善于利用信息化技术的干部和企业家队伍;要相应培养创新意识强烈、科技基础扎实和工艺技术精湛的劳动者队伍,形成出色的生产、营销和管理团队;通过各种行政措施,实行各级领导全面的计算机培训,并作为上岗工作的先决条件,最大限度地造就计算机和网络使用人群;创建更多网络企业,以增加信息技术人才就业机会;在全体从业人员和社会公众中加强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和知识普及,使全民信息化知识和技能有明显提高。
(九)要优先发展产品技术,重点解决关键技术的瓶颈,大力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开发,提供自有品牌产品和系统的技术支撑。软件、集成电路、新型元器件、专用设备仪器等集成类产品是制约电子信息产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要重点支持与之有关的先进技术的研发。
(十)推进信息技术和产品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重点发展能源电子、汽车电子、交通电子、航管电子、金融电子、医疗电子等量大面广的电子应用产品、软件与系统,积极推进IC卡及相关产品和系统的应用;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在第二、三产业的应用;推动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广泛应用,在企业产品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全过程中,通过信息集成、过程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集成和优化,提高企业市场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
(十一)加速实施各项政策法规。加入WTO后的外部压力加大,要切实实施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保障电子商务规范化操作和发展;为参与网上交易的公司建立国际认可的保护消费者信用标识;建立电子商务仲裁机构,负责解决国内和国际出现的电子商务争端;积极与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合作,开展国际对话和讨论,建立全球电子商务系统。
(十二)抓住机遇,迅速发展。电子商务是迅猛发展的全球知识经济的一部分,也是一次重大的技术革命,最有潜力的市场将来自因特网。电子商务要快速发展,还需要做很多的基础工作来完善它的发展环境。我市应抓住机遇,在“十五计划”期间内大力加强基础建设,不要急于进入,一定要有充分的准备和长远的计划,否则可能做出的只是一个华而不实的框架,甚至可能会陷入危机。待阻碍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得到解决,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将步入繁荣阶段,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力争在五年后,将发展电子商务作为我市经济发展的杠杆,使厦门市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信息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