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hzx.gif (1675 bytes)

zxta.gif (10221 bytes)

您目前的位置:致公首页-->政协提案-->

 

 

绿化、美化鼓浪屿,提高鼓浪屿的品位

致公党鼓浪屿支部


一、鼓浪屿的自然概况

    鼓浪屿四面环海,呈椭圆形,全岛面积1.78平方公里,人

1.7万。岛的西南角有一海蚀风洞礁石,受海浪冲击,发声如擂鼓,故名鼓浪石,岛也因此得名鼓浪屿。

鼓浪屿的开发始于明代。十九世纪,英、美、德、法、日等国相继在鼓浪屿设立领事馆。二十世纪初,鼓浪屿沦为“公共租界”,十多个国家在此设立银行、学校、医院和娱乐场所,世界各地事业有成的华侨也举资兴建充满异国情调的建筑,“海上花园”鼓浪屿因此又有“万国建筑博览”的美誉。

鼓浪屿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温暖湿润。岛上地质以花岗岩为主,表土瘠薄,质地松散,肥力低。岛上植被类型较为简单,主要为台湾相思树,间有少量马尾松。自上个世纪起,居住在岛上的外国传教士、外交人员、华侨逐步引入部分珍稀树种,厦门华侨亚热带植物引种园自1958年以来从世界各地引种了许多珍稀植物。据调查,岛上现有维管束植物145446719种,其中珍稀植物304649种(包括我国I级保护的树种银杏、水杉,II级保护树种樟树等);名木古树313438种,粗的古树胸径达1米以上。鼓浪屿成为一个珍稀植物迁地保护生长繁育基地和种子资源库。

二、    鼓浪屿园林绿地现状及分析

1.         现状  鼓浪屿绿化效果尚好,主要山头已经绿化,据

统计,1999年绿地面积为57.87公顷,绿化覆盖率39%,绿地率32%,详见表一。

表一:鼓浪屿绿地系统现状

类别(国际分类G为城市园林绿地)

G1公共绿地

G11公园

G12街头绿地

G13道路绿地

G2园林生产绿地

G4单位附属绿地

G5居住区绿地

G6风景林地

其他绿地

合计

面积(ha

17.19

2.5

0.5

9.03

10.04

 

16.52

1.54

57.87

2000年, 全岛绿地率为33.27%,绿化覆盖率为38%2001

年,北部增加绿地9.21ha,绿地率增加为37.9%,绿化覆盖率约为40%

2.绿地现状分析及存在问题

鼓浪屿近年的绿化工作取得很大进步,至2001年底,绿地率为37.9%,与《风景名胜区管理条理》中规定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绿地率需达50%的要求尚存不小差距。鼓浪屿的绿化分布极度不均衡,其成片绿地主要分布在南部传统风景旅游区和主要的山体,其它地区(包括主要社区分布地龙头、鹿礁和内厝沃)比较缺乏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是鼓浪屿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历史的原因,鼓浪屿居住区绿化良莠不齐,少数庭院绿化尚好,而龙头路、内厝沃两大居住片区人口密度大、建筑密度过高、商业气氛过浓,使居住环境恶化,绿地面积严重不足,也使鼓浪屿略显杂乱。

鼓浪屿是举世闻名的步行岛。但除了新近建成的环鼓路段外,其余多数道路基本无绿化,路人仅靠道路两边住宅院内伸出的树枝遮阴。

近几年岛上新建绿地面积较以往有较大增加,但管理略显粗放,植物配置还不够丰富,绿化层次比较单一,是鼓浪屿绿化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

自然山体风景林地总面积为16.52公顷,接近全岛绿地面积的1/3,是前人留给鼓浪屿的宝贵财富,主要树种为台湾相思树。由于管理体制、法规和人员、经费的限制,森林树种基本上处于自生自灭状态。近年来,由于气候因素和白蚂蚁危害,造成植物长势不良。岛上常见的猫爪藤、老鼠拉冬瓜、苏门答腊合欢和珊瑚藤等有害植物(见图1)繁殖速度加快,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如不尽快采取措施,听之任之,假以时日,鼓浪屿自然山体植被和绿化景观将被破坏。

2.         管理机构

    鼓浪屿区建设局和区绿化办负责全区的园林绿化的管理工作,下设园林管理所、绿化施工队、日光岩风景区管理处、皓月园园林管理所和园艺建筑公司,从业职工450人,技术人员20人。

三、绿化、美化鼓浪屿的具体思路

四季如春、碧海金沙、树岩相映、精巧玲珑、古今博采、中西合璧、琴声乐韵,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构成了鼓浪屿独特的旅游资源;良好的绿化环境,也是鼓浪屿重要的旅游吸引力。2002年,厦门市获得了国际“花园城市”的称号,作为厦门旅游业龙头和风景名胜的鼓浪屿,绿化、美化工作更为紧迫,鼓浪屿的绿化、美化工作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作好绿地规划  规划要坚持科学性、长期性与实践性相

结合,按照生态学和人文景观相结合的原则,注重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因地制宜,统筹兼顾,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既要适应鼓浪屿现代旅游发展要求,又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2.加快公共绿地建设步伐  鼓浪屿是著名的风景区,公共绿地建设在满足本地居民生活需要的同时,必须充分考虑游客的需要,在严格控制旧区建筑密度,结合旧城改造,不遗余力地增加公共绿地面积。公共绿地在规划设计时,要提倡精品意识,高起点、高品位设计、施工和管理。在老房子和居民区,可以借鉴新加坡城的绿化经验,大力提倡并扶持推广立体绿化,充分利用绿萝、三角梅、常春藤、西番莲等藤蔓植物设置棚架、绿篱、绿墙。利用房前、屋后、墙边等空间,插植藤蔓植物的立体绿化方式,既能展现植物独特的生长习性,又可增加景观和生态效应,提高公众环保意识。采用垂直绿化、屋顶绿化、阳台绿化等多种绿化形式,作到寸土寸绿,见缝插绿,提高绿视率(见图2)。在人流密集的商业区,可以使用大量色彩鲜艳的花卉进行装饰,通过放置不同形状的木桶、木筐和造型奇特的花车、花篮等花器,将其或摆在地上、或放在桌上、或挂在墙上、或悬在空中,以增加绿色植物的空间感,使游客感到清新悦目,轻松愉快。

3.完善道路绿化  鼓浪屿环鼓路已经全线建成,成为鼓浪屿又一重要的旅游休闲景观。环鼓路沿海一线,海风大,土壤含盐量高,应结合防风、抗灾要求,选择抗风性好、耐盐碱的树种作为绿化首选树种,如木麻黄、华盛顿棕、白千层等。其他道路,因现有条件和交通要求限制,只能在不破坏现有功能和建筑外观的前提下,通过对特殊空间,如灯柱上可悬挂垂吊植物;挡土墙、院墙等处增设花池、花格和应用植物造型,进行绿化处理;并在有条件的路口,增加小的公共绿地,作到景随步移,提高主要道路(如晃岩路、鼓新路、鸡山路等)的绿视率和鼓浪屿道路整体的绿化水平(见图3)。

4.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绿化管理水平  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运用信息技术,为全区名木、古树、园林植物和绿地建立绿色档案,通过计算机检索就能对观赏植物的品种、数量及生长状况有全面的了解,尤其应当对区内名木、古树加强保护和重点养护,合理利用,提高它们的生存条件;注重加强从业人员职业技术培训和园林管理专家队伍建设,为鼓浪屿的绿化、美化提供原动力。

5.坚持“天人合一”原则  在重视景观绿化的同时,尽量减少对自然山体植被生存环境的破坏。现有的自然山体应尽量维持它们的自然生境,注重保护现有植被,禁止砍伐树木,林间不宜修建建筑物,如果一定要开发,也应采用沙石路或木板栈道,避免过多使用水泥、钢筋等建材。

6.绿化中应注意纠正的三个误区  一是要纠正重草轻树的误区;二是要纠正重外来树种轻本地树种的误区,选择以乡土植物为主;三是要纠正重视移大树、轻视栽大苗的误区。

7.加快连接各个景区的绿色走廊建设  在现有主要景区之间和环鼓路的新建路段,建设独具海岛热带特色的绿色植物走廊,为游客和市民提供便捷舒适的、适宜徒步游览的旅游道路。有条件的地段,可以在两旁种植树荫大的乔木,有些因受地形和其它情况限制的地段,则采取增设花廊、拱架,种植藤蔓植物的办法,内部增加一些座椅,这样既能遮阴,又能为游人提供休闲和小憩的条件(见图4)。

8.重视有害植物的综合整治和合理利用  猫爪藤等有害植物引入鼓浪屿已有数十年的历史了,引进之初,只考虑到它们可以作为观赏,由于没有天敌,它们在鼓浪屿上大肆繁殖,在没有找到合适的天敌以前,应发动驻岛单位和居民,人工予以清除,尤其是要加强对自然山体林地内树木、无人居住的院落和危房周围的检查和管理,少数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适当控制,变害为利(见图5)。 (李梅  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