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湾生活着许多闽南籍文化人士,其中有享誉海内外的学者作家,也有在台湾地区颇具影响的知名人物。他们成长于闽南,与闽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又生活在台湾地区,受到台湾大众,尤其是来自闽南的台湾大众的拥戴、敬爱甚至某种程度的追随。但是随着形势的变化和时间的推移,我市可资利用的对台文化资源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某些文化资源的地位和功能日渐重要却未能善加利用。台湾地区有一部分人正极力以各种方式抹杀中国文化对台湾地区源远流长的影响,力图达成其“去中国化”,倡导文化台独,积极开展对在台的闽南籍文化名人的工作意义深远,有利于增强台湾地区人民对于祖国大陆和中华文化的文化认同感,有力地抵制台独人士分裂两岸的文化谬论。相关部门应予以高度重视,使这一资源的潜藏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发挥。
一、当代台湾闽南籍文化人士简介
当代台湾闽南籍著名文化人士有两人,林语堂和余光中。其他知名文化人士又可以分为三项:上世纪20年代前后出生的闽南籍知名文化人士,如子敏、林贞祥、龚书绵、雪韵、陈其茂、杨思谌等六人;上世纪40年代前后出生的闽南籍知名文化人士,如谢霏霏、黄碧端、李舫、吕大明、于墨等五人;金门籍知名文化人士,如陈汉平、黄克全、杨树清、吴玲瑶等四人。
二、开展台湾闽南籍知名人士工作的建议
目前我市相关单位对台湾闽南籍知名文化人士的联络现状基本上处于一种无计划无方向的状态,各个单位互不通气,缺乏统一协调和有效的组织策划,周边地区的积极活动已经使我们的优势有削弱的可能,为此,我们应该积极应对。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尽快建立全市统一的领导机构,领导与协调我市对台湾闽南籍著名和知名文化人士的排查、规划和联谊各个方面的工作。目前,我市对台文化资源的管理因为多年形成的体制问题,有严重的条块分割,政出多门的弊端。另外,在资金的调拨和组团出访,邀团来访等方面,也容易出现运作不灵,操作失误的现象。
2、建立在台闽南籍著名和知名文化人士的人才档案库或信息库。其首要工作是搜集和整理当代在台闽南籍著名和知名文化人士的重要数据和信息,同时也应该注意调查研究近现代以来在台闽南籍文化人士的后裔的状态。
3、依据不同人群,有的放矢深入细致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工作,拓宽交往渠道。近期可以考虑施行的一些可操作性的措施有:名人纪念室的设立,召开各种类型的小型研讨会,组织采风团和考察团,社区教育中增设有关当代台湾文化人士的讲座或相关内容……等多种方式。充分借助各团体,党派,各界人士的各种渠道。
4、建立我市对在台闽南籍著名和知名文化人士文化交流的专项基金,启动时应由政府以及相关部门提供的支持和保障,并加以妥善管理。要逐步改变过去由政府单方面出资的惯例,使文化资源开发变为统一规划,多方开发的态势,这里的多方开发至少应该包括政府开发,企业开发,文化资源自我开发,社会群体开发。在条件成熟的时候,也应该考虑与台湾地区友好团体和个人共同建立此类文化交流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