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门华侨致公标志
     
       
 
           
 
 
佛光下的友谊行
--致公党厦门市委会访缅散记
◆ - 王起鹍-  ◆

【更改字体样式: 】  

      应缅甸洪门青年联合总会邀请,中国致公党厦门市委会组团,於98年4月24日至5月1日赴缅甸进行考察访问。访缅期间,在主人的陪同下游览了仰光、曼德礼、蒲甘、勃固等名胜古迹,考察参观了缅甸华人工厂企业和农庄。这次我随团赴缅,是续95年以后的第二次,相隔三年,感觉缅甸的变化甚微,今借笔将所见所闻再次轻描淡写,也不枉这次具有特殊意义的旅行。

  访问前奏
  缅甸在东南亚仍属最穷的国家,人均收入低于300美元。交通不便、水电设施贫泛、通讯落后等造成其经济发展缓慢。
访问缅甸并非容易。 来回信函至少得20来天,传真在缅甸是以美元结算的“特种”服务项目,是长话费的15-20倍,我在缅甸,要个长途打回中国,须通过邮局排队挂号,因有内线,1-2小时便可接通,每次通话只限三分钟,当然过后得多付50%的小费与接线员,否则整天都轮不到你通话。以美元结算长话费者可直拨、不受时间限制,但每分钟至少3美元,相当普通长话费的80倍。
  计划1月份出访,光是中缅往返的通讯联系就占大半时间,更糟的是,3月份缅甸建军节前后,世界各地打进缅甸的所有长途被军方管制,为此双方联系中断半个月,当地许多华人并不知有这回事,正说明通讯的落后使绝大多数缅甸人对国内所发生的事一无所知,目前在他们手中的、代表富贵身分的大哥大,移离仰光城便成了一支“废物”。其实3月,正是缅甸新一代领导人开始实施“宏伟”的计划:为振兴国家经济,改善执政军人集团的形象,革除了大部分腐败部长的职务。97年11月5日,缅甸成立了由19人组成的新的军政府--“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代替原来的“恢复法律和秩序委员会”,缅甸人称之为“谜一样的‘新一代’领导人”,西方称之为“静悄悄的政变”,前后领导人都力求把大权掌握在军队手中,只不过后者手段更加圆滑而已。看来新一代军官已经控制了缅甸大权。
缅甸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新军人政权雄心勃勃,政府官员文化素质较好、知识面广,同其他小国相比,缅甸算是幸运。
我们是在这种静悄悄的变革中跨进了缅甸大门。

  好客的主人
  接待我们的缅甸洪门青年联合总会是缅甸侨界进步团体之一,与缅甸洪门和胜总公司、洪顺总堂、洪门青莲群忠社有密切关系,许多领导人各自都兼任不同社团职务,洪门人士数以万计。从走出仰光机场、至参观游览、送客上机,主席一正三副,放着生意、老板不做,亲自为我团当起“全陪和导游”。
  走进他们中间,才真真感受和体会到他们倦倦爱国爱乡的赤子之心,对待祖国来客,亲如兄弟、胜似亲人,住、食、行都无微不至地得到关照,有机会接触了更多的侨界社会贤达,结识更多新朋友。访问促进了缅甸洪门之间的团结,促进与华人社团之间的友谊,一些群团之间抛弃了几十年的恩恩怨怨和历史遗留下来的各自成见,坐在一起、走到一起,共同绘制未来。我们的访问是成功的,中国驻缅领事部主任沈志鸿对访问团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取得成绩,首当感谢主人给了我们这样的机会和时间。
  洪门资深人士林世成先生三次作为缅甸侨界代表应邀参加过北京国庆观礼,对国内情况了解彼多。我们是老朋友,这次做为“全陪”和“总指挥”,一路上与我们谈笑风声,他风趣地对我说:“我们到国内访问,各地领导顶多在酒席上与我们见上一面,以示欢迎,其他参观游览的事就请办事员代劳了。”70多岁的副主席曾焕华先生如实说:“ 只希望把我们华侨、华人的一片心意带回祖国,我这把年龄,恐怕以后没有机会再当‘全陪’了”。主人当“全陪”体现侨胞对祖国的热爱,对亲人的热诚。

  并不轻松的旅行
  在交通落后的国度里旅行并不轻松,头顶40度的太阳,坐在空调大巴里也显得闷热。我们从仰光出发,经过勃固、彬文那、密铁拉、到达曼德礼,又从曼德礼经蒲甘、实皆、马圭、卑谬返回仰光,二条南北并行干线,三天行程1500多公里,几乎跨越大半个缅甸,不仅是我们平生的第一次,主人们也感受到这不平凡的第一次。在峡窄、并不平坦的柏油路上度过30多小时的日夜,确实辛苦,但也充分饱览了缅甸大好山河。缅甸约5000万人囗,在全国6760万公顷土地中,只有12%被开垦为耕地,沿途见到整片肥沃的土地被荒废,实在可惜。地大、物博、人稀和缅甸人的惰性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据说中国有关省市已同缅甸政府合作开发耕地;福建的福州、长乐、晋江等地渔船,持有缅甸当局卖给的执照,悄悄进军仰光,在2800公里的海岸线的一角,发展海面捕捞业,把产品运销中国;沿途还可以见到中国为缅甸修建的桥梁与工矿企业,中国还正在投标以取得一些机场、工厂建设合同;一些国有与私营企业也先后登基。
  东南亚金融风波对缅甸影响不大,旅馆的价格并不便宜,2、30美元一晚的宾馆设备连空调都是热的,“缅甸无电、仰光无水”说明电力紧张,电压异常,自来水奇缺,到处是掘井取水。也许佛光为我们遮盖了炽热的阳光,也许主人的热诚的感染,我们的旅行仍充满着快乐。

  低薪与公开的腐败
  缅甸放开经济增长,释放出来的不是企业家的能量,而是社会的紧张关系。如今有些人越来越富,多数人更穷。大学教师月薪2000缅币(合计60元人民币),只够维持自己最低伙食,公务人员的薪金也是如此。为了应付日益高涨的物价,从上到下无官不贪,公开程度也已是习以为常。我们下机进关,为了少换取缅甸外汇券,被边检公开索取100港币的“点心费”,我们六人,有四人被缅甸官员以各种理由公开“勒索”。胡明辉主委在上飞机前被海关无理查询,无非借囗要点小费,弄得哭笑皆非。
  低薪不但造成官员极端腐败,而且很不负责任。仰光上海国际商厦是上海赴缅投资较大的商业集团,几年来效益不佳。企业的失败,根在于官员的腐败,多少金钱都无法填满官员们的囗袋,“商厦任何一笔依法汇到中国的资金,随时都会被缅官员以种种理由扣押或延办,政策多变、你急他又不急,这生意无法做?”商厦总经理助理李月华女士愤怒地畅述了她的苦衷。
缅甸政府已经看到了存在问题,看到了低薪与腐败的严重矛盾,也采取措施革除了政府内大多数腐败官员的职务,更看到拉大了的贫富差距,政府希望有更多的人赶快富起来以缓和这种紧张关系,但希望与现实之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万塔交辉的蒲甘
  主人称蒲甘是缅甸的西安。缅甸的佛塔数量之多,规模之大,是世界闻名的。而蒲甘又是“万塔之城”,是蒲甘王朝的都城,统治者们把倡导崇奉佛教,修建佛塔作为安定民心,维护稳定的重要国策。经历900多年变迁,留存至今有2000多座佛塔,小镇附近方圆十多公里,一望无边的塔林,在我们眼前展示着塔形各异、千姿百态、雕刻精巧,无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只是许多佛塔已是风晒雨淋,失去往日风光,如今的蒲甘既无昔日京都的兴盛繁华,也无帝王权贵的骄奢显赫,所看到的仅仅是半城半乡的小镇及原野上遍布的森林般的佛塔,所到之处在提醒我们它确曾有过光荣辉煌的过去。政府修建的较新的马路算是为旅游业点缀,寥寥几家店铺,多为出售可作旅游纪念的手工艺品。我曾在缅甸生活了16年,50年后的今天,我走进少年时传说中的蒲甘,才真正体现自己到过缅甸、或算得上在缅甸生活过。“白天看塔、晚上睡觉”这是团员曾先生深刻的体会。总而言之对旅游者来说真是不枉到此一游。

  华人的心态与担犹
  我们在缅访问期间,正值印尼国内发生骚乱。面对印尼事态发展,缅甸华人社会也不平静。60年代印尼有9.30事件,缅甸也有6.26事件,矛头直指华侨华人。当今缅甸的富有者大部分还是华人,出入高档餐饮店的多数是华人,跑在马路上的私人轿车也是华人占优,城镇中的住宅、商店多为华人拥有。贫富差距越来越大,随时都会有可能引发动乱。缅甸人虽然有菩萨心肠,但经不起长期贫穷的困惑,眼红的时候或许顾及不了许多。我经常提醒我的亲友,富要当穷过,要和当地民众搞好“胞波”友谊的关系。其实,许多五六十岁的华人,已经适应这多变的社会,“以不变应万变”是他们得以生存的技能。不但是国外、西方对缅甸政策扑朔迷离,习惯於天天面对穿着军绿或卡基黄制服、戴着肩章和勋章的将军们,众多百姓也是迷迷糊糊。
  中缅跨界贸易每年10亿美元,约占缅甸贸易总额的40%以上,实际上,缅甸更需要中国强大的贸易伙伴,这就给华人、华侨企业家造就更多的机遇。
  缅甸许多城镇街头、商店的中文广告越来越多;缅甸各公路收费站之多也是前所未有,这是我所看到的、比三年前最大的进步和变化。缅甸正在悄悄地向中国学习改革开放。军人政权似乎并非为自身利益而执政,而是致力于人民的安宁和国家的经济发展。缅甸的前途还是大有希望的。 --写於1998年6月

仅供参考   请勿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