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门华侨致公标志
     
       
 
           
 
 
高风传致公 亮节昭后人――怀念尊敬的洪如萍同志
◆ 王起鹍  ◆

【更改字体样式: 】  

   去年底,洪如萍同志住院,我赶往医院探望,一声“洪大姐”,她高兴地握住我的手幽默地笑了:“你还是没有忘记我这位大姐。”我赶紧用手机拍下那微笑的一刹那,然而2008年3月6日,一颗博爱的心停止了跳动,这慈祥的笑容永远地留存在我的心中,往昔风采,不时闪现……
  28年前,洪如萍同志已是63岁的离休干部,致公党人已经习惯地尊称她为洪大姐,觉得这样称呼亲切和信赖。我在她的领导和关怀下,在为致公党组织的筹建、成立和发展过程中,亲身感受到洪大姐那种宽以待人,严以律已,热心助人,任人唯贤的高尚品德,是在她的培养、爱护和影响下,逐步走进市致公党的领导班子,她是一位令人敬重的老大姐、老前辈……


  爱国爱侨 坚忍不拔
  洪如萍同志追求真理矢志不移,16岁就从乡下到集美读书,22岁移居菲律宾,接受进步思想并在菲律宾参加共产党,她冒着生命危险加入抗日队伍,在白色恐怖下坚持党的地下工作,当被菲反动政府抓捕坐牢时,仍然毫不屈服,坚持斗争。
  1945年日军在菲律宾败退后,为了能使生活困难的华侨子女有机会读书识字,洪大姐与战友们克服重重困难慷慨解囊,在马尼拉创办了建国小学,并担任校长。她在菲律宾参加革命工作期间,与华侨华人、洪门人士结下了患难与共的友情。1954年洪大姐回国后,服从组织安排,先后在集美侨校办公室,市、区妇联机关工作,虽然也遭受到“文革”冲击,仍然为归侨、为妇联工作任劳任怨、尽心尽职。离休后,还担负厦门致公党组织和鼓浪屿区侨联的筹建工作。她对子女思想上要求严格、学习上要求刻苦,身教重于言教,教育子女好好学习,报效祖国,她的家庭成员中多为从事科学技术工作者,也有的担任了省、市领导干部,是典型的归侨知识分子家庭。

  当洪大姐在2005年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颁发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60周年”勋章时,认为这是对她一生革命工作的肯定和表彰,感到无限的光荣和欣慰。

  
大公无私 淡泊名利
  1981年12月30日,致公党厦门市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洪大姐作为“召集人”主持工委会日常的工作。
  工委会筹备期间,致公党福建省委会与市委统战部根据洪大姐的资深经历和广泛的海外关系,请她出任工委会主委一职,被她婉言拒绝了。她认为参加致公党,对致公党组织的发展是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带领成员积极为“四化”建设服务,真情地为海内外侨胞服务。她说:致公党组织应当考虑从中高层、尤其是知识分子方面来做工作,刚成立的致公党组织领导人必须是有威望、有能力的归侨知识分子来担任,以扩大致公党组织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洪大姐带着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召集人的“职务”,率领我们20多位党员,在没有经费、没有干部、没有办公场所等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为致公党的事业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地,积极发展党员、加强组织建设,克服种种困难,使致公党厦门组织从小到大得到不断健全与发展。1983年3月,致公党省委会任命张述同志为工委会主委,洪大姐出任副主委,继续协助主委分管机关和组织建设工作。

  
鞠躬尽瘁 致力为公
  洪大姐曾任厦门市第五、六届政协委员,致公党福建省委委员、厦门市侨联委员。她热爱致公党,要求我们一定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民主协商制度,方向绝不能偏;她对党员非常真挚,对工作非常投入,时刻关心党员和机关干部的政治成长;她为人正直,敢于批评又善于批评;她对组织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对每一份工作报告,文件文章总是仔细阅读,认真批改。
  洪大姐平易近人,始终如一的以普通党员的身分,积极参加支部活动,注意听取归侨侨眷的呼声,从不稍懈;她认真贯彻执行党的侨务政策,关心归侨、侨眷的疾苦,经常帮助解决和反映归侨侨眷的就业、侨房落实、住房困难等问题;
  她为致公党工作,只讲奉献、不求谋利,我们把应该发给她的补贴和应该报销的交通费用送到她家,都被她原封退回,为我们树立了全心全意、致力为公的光辉榜样。她要求党员和干部做一个襟怀坦白、胸无宿物的人。每当想起与洪大姐相处的日子,她那一心为公,执着奉献的精神深受我们的爱戴和尊敬。
  今天在这场民主党派政治交接教育活动中,洪大姐是我们致公党人的光辉典范,我们要自觉做老一辈优良传统和高尚风范的传承者。(写於2008年)

图:1985年致公党中央主席黄鼎臣来厦门期间与省市领导合影(右起:洪如萍、张述、黄鼎臣、陈思达、林春福、陈国川)

仅供参考   请勿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