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是我们一贯坚持的方针。今天党和国家再次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预示着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时讲到赶超“四小龙”时也明确提出:“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
毋庸讳言,这几年许多人的自觉文明意识还相当淡薄,社会风气的恶化最令人忧虑;充斥了印着裸体女人和凶杀搏斗的画面和内容低下、不堪入目的挑逗性标题塞满封面的书刊禁而不止,更有大量的日本连环漫画、成套排出大有喧宾夺主之势侵害着少年儿童;一时期不少传媒对高消费、奢侈、大款、大腕、黄色新闻、文艺界各色各样的假包装、名星趣事等等,有闻必录,把追求思官享乐、低级趣味的东西登於报刊、广告,大街的招牌,豪、富、帝、王、霸、亨的字儿降文泛用,引人入 “陷”,把很多实质上是有毒害青少年和思想不坚者的思想推出来;同时,假药、假货、假高干、假公安、假军警,以假乱真危害社会现象无孔不入,钻遍每个角落。我们时常在大街上目睹两人打架,围观者虽众,却听不到劝架声;歹徒行凶,无人挺身而出,见义勇为;同胞溺水,或被车轧伤,有人袖手旁观,见死不救,是人心已成沙漠?还是人性失落了?50年代“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中国社会风尚的写照是否再现,已成了民众的疑惑和回忆。
邓小平同志一再强调:“要教育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当今是我们必须真正地、毫不动摇、坚持抓好精神文明建设的时候了。精神不振、道德水平不高、文化滞后,人的素质得不到提高,不仅会导致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而且最终会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也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
当然,由于缺少外界的约束,许多自觉文明意识淡薄的人,便有不文明行为自觉或不自觉地显现出来,目前在许多场合,精神文明多数是靠处罚维系,甚至某些维系文明而设的处罚也因执行者素质不高而又欠文明,形成恶性循环而无作用;虽然也有大多数不文明行为貌似琐事,但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干扰和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也是极大的。
为此,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标本兼治是极其必要的。即是一方面建立、依靠法规的制约,另一方面通过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来增强每个人的自觉文明意识,两方面缺一不可,后者则是带有根本性的。这是因为文明行为乃是民众道德修养的体现,依靠法规是强制性措施和严厉处罚,也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奏效,而对大量属于道德范畴之内的不文明行为只有消除其产生的根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就是说,只有全民普遍具有自觉文明意识,把文明变成自觉的行为,才能造成人人讲文明的社会环境。
应该强调,道德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管理的基础,道德与法律互为补充,才能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也因为社会风气的衰颓,有其深刻原因,因而单从道德着手,特别是想靠一、二人的倡导,发几个文件来改变社会风气是不现实的。因此必须一是提高全社会成员的道德自觉、道德水平,二是培养良好的社会道德风气,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社会成员道德素质的提高,是形成良好社会道德风气的基础,良好的社会道德风气的形成又成为影响、促进社会成员道德素质提高的重要条件和强大力量。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如何宏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建立与社会主义市经济相适应的新道德规范及良好社会道德风气,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使团结互助、和睦融洽、敬老爱幼、扶危济困、抑恶扬善蔚然成风,是有意义的。
所以,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该,也能够成为促进全民自觉文明的原动力,并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新加坡有今天的辉煌,是中国的儒家思想使其迈向成功。李光耀先生说:“儒家思想的道德价值观和伦理规范,是建立一个健全和稳定社会的两大要素。”“如果不是大部分的新加坡人都受过儒家价值观的熏陶,新加坡政府将无法克服困难和挫折,在共患难的过程中,使新加坡成为凝聚力更强的社会,培养出技术和知识与日俱增的人民,才能加速经济的成长。”新加坡一贯重视中青年人能够做个正直、明辨是非善恶、品行端正的人,但他不是原封搬动,而是提倡男女平等、夫妇平等、儿女教育就业平等的新风尚。因而,在中国道德作为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我国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历史看,传统道德不应随某一社会制度变迁而消失,而应该是一个民族维系其群体生活的精神支柱。也因为“文革”的破坏,仍至今天“左”的影响,在道德继承问题上还是长期陷于困境而不能自拔,传统道德倍受许多人的曲解。
最近几年来,精神文明需要继承优秀的传统道德也被许多专家学者一再提出来了,中国是具有数千年的文明礼仪之邦,中华文明历经劫难却从未中断,中国人有史以来重道德、重情操,有理想、有追求,我们不能把这些抛弃。民众素质的提高和精神文明建设仍需要继承优秀传统道德,但不是说现实道德问题仅靠传统道德就能解决,对于传统观念教育与养成,从认识上我们要解决如何在教育体制上把传统道德观念灌输给青少年。雷峰精神在六十年代初有强大的号召力是系于社会风气,也取决于人们良好道德修养和道德基础。所以,我们要广泛宣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宣传中华文化的传统美德,增强中华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使“振兴中华”成为民众的共同追求。
我们需要法制,也需要道德。在现代公民社会中,法律观念与法制环境同样重要,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在都市生活中更接近可操作的层次,当然与法律道德规范相结合还需要各种监督、监督的机制,并应该在法律建立过程中,建立新的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规范,也应该有传统美德充实这种新的规范。新的道德规范不宜高不可及,但也不能失去圣洁和光辉。总之,我们要把各方面的制度建设好,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包括传统道德资源,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综合治理,加强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才能大见成效。
邓小平同志一再强调:“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了,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个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我们要以邓小平同志的理论为指导,继承发扬中华民族文化和传统美德,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形成一整套比较科学完备的制度体系,使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有一个比较大的提高。(写於1996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