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海外的中华商会是移居海外的华裔商人为团结华人社会,协调保护华商利益,发展华人商业经济而建立的社团组织。海外中华商会成立伊始,就成了华侨商业甚至整个华侨社会的组织中心。它的活动主要是保护华商利益,发展华侨商务,联络协调华商之间关系,促进居住国与祖籍国贸易往来,协同我国领事馆,与当地政府交涉,维护华人社会的权益,促进华侨华人与当地人民的友好关系,为当地和祖国举办慈善公益事业,加强海外华侨对祖国思想认同感等。本文简述海外主要中华商会的简史和概况。
海外的中华商会是移居海外的华裔商人为团结华人社会,协调保护华商利益,发展华人商业经济而建立的社团组织。
海外中华商会出现于清末。光绪29年(1901年),清大臣盛宣怀奏准设立上海商业会所,创立了中国第一个近代商会组织。受此影响,海外各华埠也陆续组织起一些名称不一的商业社团组织。光绪30年(1904年),清廷委派太仆寺卿张振勋到南洋考察商务。当时南洋华商甚多,依闽、广、潮、琼、客等方言,各立山头,互分畛域,社团林立。张振勋先后到达马来亚槟城和新加坡,会见当地侨领,呼吁各华商捐弃前嫌,协力创立凌驾各帮派利益之上的商会,以求联络一气,互相照应,使商情沟通,商务发达。张振勋还首捐三千元,以为诸商之倡。当地侨领受其感召,很快就成立了商会。光绪33年(即1907年),清廷再派出农工商部侍郎杨士琦为钦差大臣,率海圻、海容二舰出访马尼拉、西贡、曼谷、新加坡、爪哇等地,宣讲演说,推动成立商会。之后,海外各华埠受到影响,群起而效之,组织起中华商会。至宣统三年(1911年),马来亚、新加坡、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美国的旧金山,日本的长琦、神户、横滨,朝鲜的汉城、平壤、新义州,加拿大温哥华、维多利亚,俄国伯力、墨西哥京城等各主要华埠均参照清商部颁发的章程,正式成立了海外华侨的商会组织。
海外各华埠的商会名目并不完全一致,有叫中华商会,也有叫中华商务总会,或中华总商会的。但无论何埠,商会却都是该地华人社会最大的社团组织,其会长、理事几乎都是当地华侨社会的领袖、富商巨贾等上层人物,均经过会员公推,并向当地政府注册。较之那些因方言、地域、血缘关系而形成的各式会馆,商会凌驾于各帮各派利益之上,因而更具有代表性。同时由于其本身的民间社团性质,商会活动较之领事馆在法律上更少被限制,因而也有其灵活之处。实际上,海外中华商会成立伊始,就成了华侨商业甚至整个华侨社会的组织中心。它的活动除了保护华商利益,发展华侨商务,联络协调华商之间关系,促进居住国与祖籍国贸易往来之外,还协同我国领事馆,与当地政府交涉,维护华人社会的权益,促进华侨华人与当地人民的友好关系。同时,商会还为当地和祖国、民族举办慈善公益事业,如募集资金、赈捐救灾、迎来送往,回国投资,维系华人社会的学校、医院、福利院、公墓、交际俱乐部等善举。在发动爱国运动,加强海外华侨对祖国思想认同感,解决华侨社会面临的重大困难和重大问题上,中华商会也均起到组织领导的作用。尽管海外中华商会成立以后,中国国内经历了清朝、民国及新中国等改朝换代的重大变化,但中华商会作为联系毕埠和国内的主要纽带,其地位未受任何影响。尤其在辛亥革命和抗日战争中,海外中华商会在道义上物质上更发挥了巨大作用。
在海外的中华商会中,影响最大的有泰国中华总商会,它创立于1901年,至今已组成40届理事会,历届首领都是泰国华社中德高望重的长者和实业家。现任主席为郑明如先生。泰国中华商会得到泰国皇室及政府的重视,在华社中有广泛的号召力。成立于1904年的菲律宾马尼拉中华商会是菲律宾成立最早和最大的中华商会,享有全菲华社的领导机构的地位,其活动具有全菲性的性质,著名侨领李清泉曾任该会会长。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在八十年代时即有近六千名个人和团体的会员。此外,缅甸华商商会、英国伦敦正义工商会、古巴中华总商会、毛里求斯中华总商会、韩国汉城中华商会、日本横滨中华商务总会、加拿大温哥华中华总商会、美国旧金山中华总商会、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市中华商务总会和维多利亚中华商务总会、印度中华总商会、马来西亚中华工商联合会、印度尼西亚中华商会联合会、美国纽约中华商会、英国华商总会、加拿大多伦多华商会、北爱尔兰华商总会、西班牙华商总会等,都是些历史悠久,有一定的经济和文化实力,为团结华商,联络侨胞感情,协助华商工商业发展,维护华人华侨利益,促进居住国与祖国贸易交往而做了大量工作,在当地和世界均有一定影响力的海外中华商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