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华侨与兴中会的创建
王进 整理
 

【更改字体样式: 】  

     
  
1894年6月,孙中山偕挚友陆皓东北上天津,投书直隶总督李鸿章,条陈改革,岂料李鸿章拒不接见。严酷的事实使孙中山省悟到,依靠清政府改革图强,无异与虎谋皮,只有彻底倾覆清廷,才是救国民的唯一道路。于是他东渡檀香山,拟在华侨中创建革命组织,发展革命力量。                      
  十九世纪末叶,华侨已遍布世界各地,由于满清王朝昏暗腐败,使侨居海外的华侨饱受欺凌。故而广大华侨亟盼有一个强盛的新政府取代腐朽的卖国政府,以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正因如此,孙中山的革命主张一经提出,就赢得了众多华侨的赞同与拥护。
  孙中山经多方游说奔走,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动脉革命团体——兴中会,于1894年11月24日在檀香山火奴鲁鲁埠成立了。
  参加兴中会成立典礼的共二十四人,都是华侨,计有:何宽、李昌、刘祥、程蔚南、邓荫南、郑金、黄亮、黄华恢、钟木贤、许直臣、卓海、李禄、李多马、林鉴泉、郑照、刘寿、钟字、曹彩、刘卓、宋居仁、陈南、夏百子、李杞、侯艾泉。
  典礼开始,孙中山首先提议以“兴中会”为组织名称,含振兴中华之意,众皆赞成。又通过了由孙中山起草的《檀香山兴中会章程》九条,然后由与会者盟誓,誓文日:联盟人,某省某县人某某,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倘有贰心,神明鉴察。
  宣读誓文时,由李昌领诵,各人以左手置耶教圣经上,举右手向天跟读。
  会上一致推举孙中山为总理,又举永和泰商行经理刘祥、美商卑涉银行华人经理何宽为檀香山兴在会正副主席,商人程蔚南、商人兼教师许直臣为正副文案,黄华恢为司库,李昌、郑金、邓荫南等八人为值理。
  兴中会以“振兴中华,挽救危局”为宗旨,志在“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代表广大爱国华侨的共同心愿,故而兴中会一经成立,只短短数月,就有百余名华侨陆续入会,他们决心追随孙中山先生“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兴在会成立之初有名籍可稽的一百二十九名会员中,工商业者、小农场主、牧场主、银行家等华侨资历本家占62.5%,公务员、职员、记者、教师占11.7%,工人占25.8%。
  兴中会成立后,一方面由于活动需要,一方面因孙中山拟在次年发动后清武装起义,需要大宗款资购置军火。会员们踊跃交纳会费,捐款助饷。孙中山的哥哥、华侨牧场主孙眉急革命之急,“以每头六七元之价,贱售其牛牲一部,以充义饷”。邓荫南“亦尽变卖其商店及农场,表示一去不返之决心”。这样,孙中山在檀香山华侨中,共募得四千六百多美元,用以他所发动的第一次反清武装起。
  由此可知,兴中会的成立,仰仗的是华侨之力,它的第一批成员都是华侨,予以大力资助的亦是华侨,无怪乎孙中山曾由衷赞叹道:“华侨是革命之母!”(摘自《华声报》)
上图:于1894年11月24日在檀香山火奴鲁鲁埠成立时的宣言
下图:香港兴中会总部-乾亨行故址


 

仅供参考   请勿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