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门华侨致公标志
     

 
           
 
 

 

探研中国致公党“二大”召开前后的历史

 

◆ 王起鹍  ◆

【更改字体样式: 】  

     

简述:洪门与致公的历史沿革

  

170多年前,“洪门”山堂支系随着劳工移民到欧美,海外华人洪门会堂之设置,因由于华人到了一个语言不通、风俗不同、文化相异以及受到种族歧视之恶劣环境之下所产生。华侨中十有八、九是洪门人士,因此洪门在侨社中势力非常强盛,可以开山立堂,有扯旗挂帅之位的,因此洪门组织的“堂口”、“堂名”五花八门。

洪门致公堂其前五祖二房为方大洪,堂号“洪顺堂”、旗号“(虎寿)”字,堂内附有“义兴公司”、“义兴公所”等名堂发展财务,早期在广东、广西发展,故美洲洪门致公堂前身也是1848年成立的洪顺堂,且以粤藉移居美洲的华侨华人为主体。

洪门会众,旧金山势力昌盛,由于保皇党的反对及防止满清政府之迫害,1848年更名成立“致公总堂”,1863年大约三千名洪顺堂昆仲由旧金山等地赴加拿大开采黄金,并在加拿大各埠开山立堂建立洪顺堂,1876年重新组织为致公堂。

由于历史的原因,洪门内部长期堂号林立、互不团结,渐渐的美洲致公堂组织互不隶属,美西以旧金山五洲洪门致公总堂为主,1925年堂改党为“中国致公党”,美东以纽约的美国洪门致公总堂(原称美东纽约致公总分堂、美东致公总堂)为主,19453月改称“中国洪门致公党”、后改名“中国洪门民治党”,1981年恢复美国洪门致公总堂;而加拿大、古巴、墨西哥等国自1946年上海五洲洪门恳亲大会后,将致公堂改称“中国洪门民治党”延续至今,而澳洲的悉尼保留洪门致公总堂之名,墨尔本确称为中国洪门民治党,然而他们早期同是洪顺堂的嫡系。

1918年在旧金山举行第一届美洲洪门致公堂恳亲大会重修章程第一章:“定名”写道,经中央政府立案批准,仍定名“致公总堂”。 19231010日第三届大会在旧金山举行,美洲致公总堂升为五洲致公总堂,组织分布世界各地。

解惑:孙中山与致公堂

“致公”二字,根据致公的发展,赋予不同时期的政治内涵与注解。然而“致公堂”之名并非孙中山所制定。1925年在党证“本党新使命”中写道:“尚公精神,万恶起於私,万善出於公,无论何种制度以达到大公为原则。”其字句内涵是对“致公”二字的来历和解释。洪门以三大信条“义气团结、忠诚救国、义侠除奸”为宗旨,故因信而称义,秉公而致公,为遮人耳目洪门组织也有以“义兴堂”、“秉公堂”、“信义堂”为名,而旧金山洪顺堂于1848年更名成立“致公总堂”延用至今。

201110月,笔者在《追寻孙中山与海外洪门的足迹》一文,以图文并茂较详细的讲述了孙中山参加洪门组织前后的史迹:

1904111日,孙中山在檀香山国安会加入洪门组织,并封为双花洪棍。当时檀香山的洪门组织不少,如檀香山致公总堂前身便是由保良社与和安会馆联合的“义兴总会”。 孙中山加入洪门后,到旧金山的第一件事便对致公堂机关报《大同日报》的改组;第二项工作,19052月与黄三德一起刊布《致公堂重订新章要义》,使致公堂纳入其革命阵营,把各堂口改“名曰致公堂”;其三,孙中山与洪门大佬一起实行“全美会员总注册”,整顿各地洪门组织。19116月,孙中山的同盟会与致公堂正式联合,致公堂吸收了更多的新鲜血液。

孙中山从1904年至1911年,到美国、加拿大游说鼓吹革命,致使致公堂组织开始从人力、财力等方面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活动。

从秘密组织到公开活动,从会党向近代政党转型,孙中山引导洪门组织革命,为致公堂改致公党奠定了思想基础。192510月中国致公党的建立,1931年致公党重整旗豉,1947年中国致公党“三大”召开的重大转折,经过革命与战争的洗礼,中国致公党以“侨党”的全新面目,逐步转变和成长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中担负着光荣使命的参政党,并活跃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

中国致公党的成立和“二大”的重整,都是在极其复杂的历史和政治背景下召开的,而且大会的召开都在境外,更使一些党史研究者难于理清这段历史,特别是为什么要在美国、香港成立中国致公党总部、党部,为什么要选择陈炯明做为致公党的领袖,学者们各取所需,多有自己的论述……

探讨:堂改党,致公党成立之背景

 

1914年7月,孙中山在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当年12月30日便致函美洲各地洪门致公堂,要求洪门人士一律加入﹐并将致公堂改为中华革命党,这使许多洪门组织领导感到疑惑、不满,认为有并呑洪门、违背洪门宗旨;另一方面,孙中山在任临时总统时,海外洪门致公堂多次提出的立案申请被拒﹐使一些洪门人士对孙中山已失信仰之心。

然而,洪门人士之有识者﹐亦知在民国时代﹐政治公开﹐要参政必须组织政党,当时美洲华侨深受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影响,有组织政党之愿望,且洪门组织已遍及五洲,为了国家存亡,“洪门宜将秘密会祉之行动﹐光正磊落组织为政党﹐方足以收罗人才﹐应付国变”。

早在1915年8月,旧金山致公总堂公举黄三德为游埠专员﹐付以“统一党政﹐扩张党势”之任,出游中南美﹐历经巴拿马﹐千里达﹐点利马罅﹐泗里南﹐占尾架等处,进行改党游说。当时﹐由于国内志士起而倒袁﹐海外洪门组织又忙于筹款支援国内革命﹐则改党之事不能即办。黄三德认为:“若使当时妥办之﹐则以后堂党之纠纷﹐或不致生出。可知凡事似有天定﹐然洪门终当改组为政党﹐列出光明正大有条有理之政纲。”

19231010日美洲洪门致公堂在旧金山召开五洲洪门第三次恳亲大会的期间,黄三德建议在上海修建五祖纪念祠同时,亲笔写信联络世界各地洪门组织,着重提出了改堂组党的问题。

19258月,中国致公党筹备委员会总会就有关建党的事项,发出《通告全体洪门人士书》(共八条略),就建党的具体事项,通告全体洪门人士。会议决议在1010日之后,各地致公堂,一律改称致公党。

根据陈炯明制定的“国是主张”,同时发表了《致公党同人救国主张》草案,导言写道:“本党同人以促成统一巩固共和,改造社会,发扬民治为最大最终之目的,内体国情外参大事,为救国具体之六大主张” 。草案共六条二十五款:一、我国政治改建之主张;二、我国经济之改建之主张;三、我国教育改革之主张;四、整理侨务之主张;五、组织政党之主张;六、附则:本草案经多数赞成通过之后即成本党党纲。

实际上“致公党同人救国主张”经过大会修改、决议,成了中国致公党“一大” 的党纲。

192591日旧金山中国致公党总部发布“敬告广东父老昆仲书”,介绍了当时形势,号召全粤父老昆仲支持陈炯明,并写道:幸我致公党领袖陈公兢存,手绾军符,起靖粤难……希望全粤父老昆仲,将本党党纲政纲,加意而研究之,发扬而光大之,於内地省份州县,组织致公党机关,宣传主义,示民表率,则将来“致公党”三字流芳百世。从此“敬告书”中不然看出在中国致公党筹备期间已经确认了陈炯明在中国致公党的领导地位。

1925910日驻旧金山中国致公党总部同人写信给唐继尧,推举他为副总理。在国外有致公堂同人极力推举,国内有陈炯明等政军界的鼎力支持,组党事宜大功告成。

洪门致公堂改中国致公党,与帮助、策划孙中山初进洪门,并陪同孙中山周游美洲各埠鼓吹革命的黄三德有直接的关系。

1897年,黄三德由于“为侨民尽力,为洪门尽力”,被推举为三藩市(旧金山)致公堂盟长、后任致公堂总理。并与陈浩孙、孙逸庭、石荣林等一起积极筹备中国致公党总部成立工作。

19251010日,中国致公党在五洲洪门致公总堂以“堂”改“党”的基础上,“党”、“堂”并存,正式成立中国致公党驻旧金山总部。

研究:召开“二大”重整致公党之史迹

致公党成立后,国内外的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相继叛变革命,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国民党及其政权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1929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后,帝国主义在华势力迅速扩大,中国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又因为刚刚成立不久的中国致公党,在理论上尚处于幼稚状态,对国内外的形势和社会发展趋势缺乏科学的分析,从而无法形成正确的认识;党的总部又设在海外,党、堂不分,成员复杂,通讯不畅,对于国内所发生的一系列根本变化不甚了解,这就很难就国内的政治斗争发挥其作用。

当时,由于港英政府不准华人在港设立政治性的机构,19262月,陈炯明在香港筹组成立“致公俱乐部”,并以此名义登记注册,后来以《中国致公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之名义联系各地组织、发展党员,为加强对致公党的领导,把致公党的领导与活动中心逐渐移至香港。

陈炯明在组织上加强致公党的建设,以“中国致公党组织中央党部办事处”之名义联系各地组织,拟定驻港支部暂行章程,成立驻港支部,并着手登记党员,半年之间,党员陆续登记者十余万人。同时,派员往澳门、广州湾、厦门筹设支部,南洋吉隆坡、马六甲各埠,闻风纷纷申请筹设支部,陈炯明也委派人员前往指导工作,把认同党章的洪门志士、华侨精英吸收到致公党(打破“洪顺堂”嫡系和洪门派系),致公党在国内外都得到逐渐发展。

193110月初,陈炯明在香港亲自主持召开致公党全党代表大会(简称“二大”),并于1010日在香港成立中国致公党中央党部。陈炯明、司徒俊、钟秀南、严锡煊、陈演生等及来自美洲和其他海外各处的代表三十余人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解决自中国致公党创建以来党堂不分的问题。

  

然而,由于意见分歧,各执己见,大会只好通过一项妥协、折衷的决定,既承认党、堂并存的现状,又决定存堂保党,党、堂分家,以党领导堂。在“二大”(党部成立)前夕,召开了“五洲致公团体各区代表联合会议”,会上各方争议相当,据报道称“代表中有一二来源不清,心存垮党,别有阴谋欲以另立党名撕灭致公名义者”。大会於101日以“五洲致公团体各区代表联合会议”名义发表公告:其中第二条称:本会议根据五洲致公团体恳亲大会议决,对於组党存堂得自由结合,基此原则联合各区代表特开联合会议(此公告的代印章为“中国致公党组织中央党部办事处印”)。

组党存堂这一决定和1925年的改堂为党的决议相比,无疑是一大进步。此后,堂、党自渐分离,党在组织上进一步脱离会党的影响,向现代政党发展。这次会议决定致公党党部设在香港,仍推举陈炯明为总理,陈演生为秘书长。司徒俊葱代表致公党驻美国旧金山地方总部出席大会。

致公党“二大”之后,中国致公党加强“中央干事会”工作、成立“中央监核会”。1015日中国致公党中央党部发函给旧金山、古巴、秘鲁、巴拿马、纽西兰、伦敦、非洲等总部及新加坡、吉隆坡、马六甲、上海、天津、厦门、香港等支部组织,通报代表大会(联合团体)召开情况和国内形势,通报的主要内容有:1、组织中央党部,接受陈总理领导;2、通过中国致公党中央党部临时组织法,并以附则声明,凡属致公团体人无论何时加入本党受同等之权利;319311010日中国致公党中央党组织完毕,正式成立全党代表大会;4、遵照党章执行职权、议决一切重要党务;5、中央党部为全党的中心机关,各地方党部应内外相维,并接受其指挥,陈炯明为本党总理。

同时,党务工作进一步得到强化,先后发出训令与通告1932126日致公党中央首发第一号训令;“经全党代表大会议决所有各区新旧党员一律从新登记党员。”;1932315日发布第三号训令,重新规定各地组织机构名称,各地组织列表如下:“中国致公党驻金门地方总部”、“中国致公党驻秘鲁地方总部”、“中国致公党驻古巴地方总部”、“中国致公党驻伦敦地方总部”等八个国家的地方总部;有包括“中国致公党驻雪兰莪(吉隆坡)支部”、香港、澳门、上海、天津、大连、广州湾、厦门、汕头等十一个支部为中央直辖支部;还有荷兰支部,秘鲁毡乍支部、华拉分部,巴拿马箇即等分部列属于其他总部。1932315日第四号训令为颁发“规章”手册之通知……;第六号通告便是更改印章的通知:三个印为1、中国致公党印。2、中国致公党中央执行委员会。3、中国致公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秘书处。

据《大汉公报》1932618日报道:《公论晨报》司理及美洲致公堂监督司徒俊葱,代表驻美洲致公总堂参加代表大会(五洲洪门恳亲大会)后,于613日乘古总统船回旧金山,当晚致公堂召开《公论晨报》报务会兼开欢迎会,司徒俊葱将大会经过情形详细报告及所通过的“存堂组党”一案。大会的决定对内使洪门致公堂得以永久巩固。对外使致公党中央党部得以参加政治,抱救国救民之宗旨而行之,在座各昆仲对于司徒俊为国为堂奔走劳碌表示非常满意,掌声大作……

“二大”期间,正值发生9.18事变,陈炯明领导的致公党,顺应抗日民主的进步潮流,一方面谴责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要求实行抗日,收复失地,另方面在国内各派政治力量中首次提出停止内战、共御外侮的政治要求。1932128日,日军进攻上海,十九路军奋起抗击,陈炯明写诗赞道:“天诞蔡将军,是我神明裔。百战转山河,千钧挽强臂。两粤多健儿,三军尽鹰鸷。敌忾贼同仇,国人争奋袂……自此一役后,声威播海外。鼓声乘衰竭,何难返侵地。”陈炯明的民族气节和男儿血性本色溢于言表。

“二大”之后,除了美洲原有组织外,还有大洋洲、南洋群岛及香港等地建立了新的地方组织,计有党员30余万。19339月,陈炯明病逝香港,致公党中央决定暂由中央干事会主持中央工作,领导党务,维持现状。由陈演生在香港负责与各国各地致公党()联系工作。

陈炯明领导中国致公党,推动党务,整理内部,消除“堂口”色彩,接纳社会贤达志士,致力使得中国致公党逐渐成为具有现代意义的政党。

相隔十四年,1947429日至51日,中国致公党在香港举行了具有重大历史转折意义的第三次代表大会,产生了以李济深为主席的新一届领导班子。

1948430日,中共中央的发布·口号,立即得到包括致公党在内的各民主党派的积极响应。52日,在香港的各民主党派的代表,一致表示拥护。69日中国致公党还单独发表《响应中共中央·号召宣言》。这是中国致公党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标志。

图片说明:119184月第一届美洲洪门致公堂恳亲大会在旧金山举行;219251010日中国致公党驻旧金山总部开幕;3、《致公党同人救国主张》部分;4193110月中国致公党中央党部成立(后排右二为秘书长陈演生);5、中国致公党驻港支部初届职员合影。 (图片来自旧金山洪门致公总堂)

  (作者:厦门市政协特邀研究员、原致公党厦门市委会副主委、市侨联副主席)

 

 


  ★ 揭开陈炯明留在中国致公党的史迹--纪念陈炯明逝世80周年
  ★  简述致公党在国内成立最早的基层组织
  ★ 中国致公党早期领导人司徒俊葱的点滴史迹
  ★ 画说《公论晨报》到《中国致公》的历史渊源
   浅述司徒美堂的洪门、华侨、致公之路―――纪念司徒美堂诞辰145周年  
  ★ 
开国大典站在毛泽东身旁的并非司徒美堂
   

 
 

仅供参考   请勿复制